急诊深夜护航!微创手术为72岁老人解除嵌顿疝剧痛
本篇文章1696字,读完约4分钟
深夜的急诊通道里,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宁静——72岁的李大爷因用力提水后突发下腹部剧痛,右侧腹股沟鼓起一个鸭梨大小的肿物,且疼痛持续加剧,家人紧急将其送往我院。经普外科陈庆城副主任、潘岳主治医生团队快速诊断、精准手术,老人成功脱离嵌顿疝的“生死危机”,术后恢复良好,顺利出院。
紧急就诊:嵌顿疝背后的“隐形风险”
李大爷的情况并非偶然。据了解,他10余年前曾在外院做过右侧腹股沟疝手术,但术后不久,腹股沟区的肿物便反复突出,好在休息后可回纳,老人也未重视;同时,他还患有前列腺增生,长期夜尿频繁却未治疗。
此次危机的导火索,是5小时前的一次提水——用力瞬间,李大爷突然感到下腹痛,右侧腹股沟随即鼓起肿物,且无论怎么休息、按压,肿物都无法回纳,疼痛越来越重,还出现了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肛门排气减少等症状。家人察觉不对,连夜将他送往涵江医院,以“右腹股沟斜疝伴嵌顿”紧急收入院。
陈庆城副主任、潘岳主治医生第一时间接诊,通过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发现:老人右腹股沟区有一个10×8cm的蒂柄状肿物,下端已突入阴囊,触痛明显,平卧后无论如何推动都无法缩小或消失;同时伴有全腹轻压痛、肠鸣音异常,结合症状,迅速判断老人不仅是“腹股沟疝嵌顿”,还合并了“不完全性肠梗阻”,且嵌顿紧密,手法还纳已无效,若不紧急手术,被卡住的肠管可能因缺血坏死,引发严重感染甚至休克。
精准救治:腹腔镜微创手术解病痛
面对李大爷的紧急情况,陈庆城副主任、潘岳主治医生团队迅速制定手术方案,术前查体肿物无突入阴囊;考虑到李大爷十余年前做过开放右斜疝修补术,再次行开放手术难度及创伤较大,且也72岁高龄,身体耐受能力较弱,传统开放手术恢复慢,还可能增加并发症风险。团队经过综合评估,决定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。
手术中,陈庆城副主任通过1个1cm、2个0.5cm的小切口置入的腹腔镜观察发现,李大爷的部分小肠及大网膜嵌入疝环,嵌顿得十分紧密,嵌顿小肠长约 20cm,肠管瘀血、水肿、渗血,血性腹水及疝水约100毫升。于是陈庆城副主任和潘岳主治医生第一时间为其松解复位嵌顿肠管,避免了切除肠管,考虑其腹腔感染不重,I期做了无张力修补,避免了术后疝气复发。手术后第二天,李大爷就恢复进食,后续也恢复良好,顺利出院。
相关科普:什么是腹股沟疝?疝嵌顿有多危险?
很多人对“腹股沟疝”并不陌生,尤其是老年人,它就像腹腔的“小漏洞”——腹腔内的小肠、大网膜等器官,会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部位(如腹壁肌肉缺损、筋膜薄弱处)突出,形成肉眼可见的肿物,俗称“小肠气”。
PART.1腹股沟疝的常见特点
早期可复性:多数老人早期发现的疝,在休息、平卧或用手按压时,突出的肿物能回纳腹腔,因此容易被忽视;
诱因明确:长期腹压增高是主要“推手”,比如前列腺增生(如李大爷的夜尿频繁,需用力排尿)、慢性咳嗽、便秘、提重物、剧烈活动等,都会让腹腔压力骤升,挤压器官突出;
复发率高:若既往做过疝手术,但术后腹压问题未解决(如前列腺增生未治疗),或修补方式不当,容易出现复发,就像李大爷10年前手术后,肿物仍反复突出。
PART.2嵌顿疝:必须警惕的“急症信号”
当突出的器官被腹股沟区的薄弱部位“卡住”,无法回纳时,就会发展为“嵌顿疝”,这是疝的紧急情况,危险程度极高:
被卡住的肠管会因血液供应受阻,逐渐出现淤血、水肿,若不及时松解,可能在数小时内缺血坏死;坏死的肠管会引发腹腔感染、腹膜炎,甚至导致感染性休克,死亡率较高;同时可能伴随肠梗阻,出现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,就像李大爷此次出现的“不完全性肠梗阻”,正是嵌顿疝的典型并发症。
因此,医生提醒:老年朋友若发现腹股沟区有肿物突出,哪怕能回纳,也需及时就医;一旦出现肿物无法回纳、伴随疼痛、腹痛、呕吐等症状,必须立即急诊,切勿拖延!
从紧急接诊到精准手术,从术后护理到健康指导,涵江医院以专业的诊疗技术、高效的急诊响应、温暖的医疗服务,成功化解了72岁老人的嵌顿疝危机,用实力诠释了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服务理念。未来,涵江医院将继续发挥微创技术优势,深耕老年急重症诊疗领域,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,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“家门口”享受到优质、高效的医疗服务。
标题:急诊深夜护航!微创手术为72岁老人解除嵌顿疝剧痛
地址:http://www.huarenwang.vip/new/20181024/11.html
免责声明: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,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@163.com,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。
上一篇:如何选择一家合格的净化空调自控品牌?五大关键因素不容忽视
下一篇:没有了